2012年8月31日 星期五

網路發言

自1990電腦發展飛速,網路、雲端、手機、平板,電子產品非常發達
近年來的FB、Blogger、Twitter更是迅速
不出門知天下八卦,非常厲害

網路文章發表,回覆留言,貼旅遊照片,日常分享等等
都成為日常習以為常的事

不過網路留言、回覆常出現惡意、攻擊或是來亂的問題出現

畢竟我們沒有教育小孩在回文時需要注意自我修養
只警告不要亂撿地上的東西,不要把玩具吃掉,不要把身上弄得髒西西的...
(不要的條文應該超過30條)

我們試著思考一下,如果你家有個小花園
主人常花時間與心力 把花園整理的相當的漂亮,裡面有一些可愛的裝飾品
花園種了許多的向日葵
太陽的時候東升西降的時候,很有趣
主人舉辦茶會,朋友受邀來訪
卻對主人說比較愛仙人掌,說仙人掌比較好活,向日葵不好,這個不好那個也不好..等等
唯一肯定的是30秒內,你會被決定未來不在受邀名單內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網路真的是一個很大的花園

需多新聞報導的例子,也說明了網路發言並不是免責,無責任的

這也不是說網路不可說真話
而是當你到他人部落格拜訪,就像到友人家拜訪一樣
需要尊重主人,然後就愉快的喝茶聊天,就是這樣。


2012年8月25日 星期六

Greg Smith 的辭職信:我為何離開高盛

這是一篇今年三月舊新聞,但我覺得這封信很有意思
讓我們從五個月後的今天,回顧一下這封辭職信
從較高的地點觀景,或許有不同的收穫。

文章轉錄至 北美-新浪網
2012/3/14 高盛集團執行董事兼歐洲、中東與非洲區衍生品業務經理(Greg Smith)宣佈辭職。

以下為辭職信全文:
  今天是我在高盛的最後一天。我在高盛工作了12年,最初在斯坦福讀書時夏季來做實習生,然後在紐約工作了十年,現在在倫敦。我想我在這裏工作了足夠長時間,能夠理解其文化發展軌跡,理解其員工和身份。說實話,現在的環境是我見過的最有毒和最破壞性的。

簡單一點來講就是,高盛的運行模式和賺錢理念把客戶的利益放在次要位置,但高盛是世界規模最大、最有影響力的投行之一,它與全球金融的相關性太高,不能夠這樣做。從我大學畢業入職高盛至今,這家投行已經發生了轉變,現在我不能夠問心無愧的說我同意這家投行的立場。

文化曾經是高盛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這一點對公衆來說似乎有點出乎意料。過去高盛的文化一直圍繞着團隊協作、正直、謙遜,以及永遠為客戶的利益考慮。文化是高盛之所以能成為一個偉大公司的秘訣,幫助我們在過去的143年一直贏得客戶的信任。
過去高盛的文化不僅僅圍繞賺錢,因為這一點不足以使一個公司在這麼長的時期裡屹立不倒。高盛的人一直為公司感到驕傲,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充滿信仰。然而,在過去很多年,我環顧四周,發覺曾經使我熱愛這份工作的文化已不復存在,我不再為它感到驕傲,我不再對自己從事的事業充滿信仰。

但情況並不總是這樣。十幾年來,我面試並招募了一批批新人,悉心指導他們。我和另外9名同事被拍進一段招聘視頻短片,在全球各大高校播放。2006年,我從數千名應聘者中挑選出80名學生同事進入夏季實習計劃,訓練他們買賣和交易。

我知道,當我認識到自己不再能看着學生們的眼睛,告訴他們在這個地方工作有多棒,這時候就該離開了。

當歷史書中描述高盛時,它們可能會顯示,高盛在首席執行官Lloyd C. Blankfein和總裁Gary D. Cohn的管理下,失去了對公司文化的掌控。我的確認為公司道德品行淪落是對高盛長期生存最大的威脅。

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我有幸為全球兩大對沖基金、美國五大資産經理以及中東和亞洲的三個最具影響力的主權財富基金擔任過諮詢顧問。
我的客戶擁有的總資産基礎超過了1萬億美元。我一直以來都以為客戶提供對他們有利的建議為榮,即使有時候這意味着高盛能從中得到的利潤相對較少。然而我的這一觀點在高盛越來越缺少擁護,這也是現在對我來講是時候離開的另一個原因。

高盛是如何走到成今天這個地步的?高盛對領導層的思維方式已經改變。
曾幾何時,領導意味着理念、樹立榜樣以及做正確的事而現在,如果你能為高盛賺到足夠的錢,你就能夠得到升職,更具影響力。

哪三個方法能迅速在高盛當上領導? 1)揮動公司的"斧子",這是高盛內部的說法,指的是勸說自己的顧客投資股票或者其他我們自己極力避免購買的産品,因為它們看起來不可能有很高的利潤。 2)"獵象"。在英語中,這個字面意思的實際意義是:讓你的客戶--他們之中有些人胸有城府,有些沒有--進行一切能給高盛帶來最高利潤的交易。 3)為自己找到一個位子。坐在這個位子上,你的工作就是交易所有流動性差的含糊産品,這種産品有一個3個字母的首字母縮略語名稱。

如今,很多高盛領導人的做法讓人覺得,高盛原來的文化已經不復存在。
我出席衍生品銷售會議,會上沒有花哪怕一分鐘時間來討論如何幫助客戶,而僅僅討論我們如何能夠從客戶身上賺取最多的利潤。
如果您是一位來自火星的外星人並且參與到其中的一個會議,你會感覺到,客戶的成功和進步完全不是會議的議題。

在過去十二個月裡,我見過5名主管將他們的客戶稱作"提綫木偶",有時也會在內部郵件中這麼說。吸血鬼?不人道?就是這樣。誠信?早就腐爛了。我不敢說那些行為是非法的,但有誰會明知投資不可靠或不符合客戶需求,卻依然將它推薦給客戶呢?

讓我驚訝的是,高盛的高層領導對以下這一點甚至記在心上:如果客戶不信任你,他們最終會不再跟你做生意,無論您有多麼地聰明。

如今,初級分析師最經常向我提出的問題是"過去我們從這個客戶身上賺了多少錢?"每次我聽到這個問題就感到厭煩,因為這事實上反映了他們從領導身上學到的做事方式。
讓我們想象一下10年後的高盛:這些整天被教導如何抓取眼球、如何賺取報酬的初級分析師,不可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公民。

我做分析師的第一年時,我不知道浴室在哪裏也不知道怎麼系鞋帶。我所接受到的知道就是要努力學習,搞清楚什麼是衍生品、學着理解金融、了解客戶和讓他們投資的動因、了解他們如何定義成功以及我們如何做能夠讓他們獲得那種成功。

我希望我的離開能夠喚醒現在高盛的董事會領導。再把客戶重新擺在你們生意的重點上吧。如果沒有客戶,你們一分錢也賺不到。
事實上,沒有客戶,高盛都不能得以存在。把那些道德敗壞的人清理出高盛的大門。不管他們能為這家投行賺多少錢。把高盛的企業文化重新擺正,讓真正的人才有足夠的理由在這裏工作下去,讓那些只關心賺錢的人在這個投行無法立足,讓客戶對這家投行的信任一直堅定下去。

2012年8月23日 星期四

基金風險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風險,日常生活買東西也會碰到風險
舉例:我們買隻手機,有可能會遇到瑕疵品問題
何況是投資買基金,基金投資都有風險,風險的考慮是投資人需要注意的
而風險管理、控制風險這不是基金經理人的工作嗎? 讓我們來看看。

那你知道你買的基金風險多高呢?
理專可能不知道風險達到多少%
這也是一般理專與銀行的盲點,畢竟有的理專是業務性質的,銀行更不用說了
主力販售商品,你問銀行可能要轉接好幾次電話,不一定有結果。

你能接受多高的風險呢? 10% 20% 30% 40%
換句話說,你能承受多大的風險?

我們舉個例子來說明
將風險固定在40%,我們投入不同金額的資金,分別是10萬、30萬、100萬、300萬


















紅色是40%風險部份,綠色是60%成本部份,風險固定在40%
在這樣的狀況下
總金額10萬元,因風險損失剩下6萬元        總金額30萬元,因風險損失剩下18萬元
總金額100萬元,因風險損失剩下60萬元     總金額300萬元,因風險損失剩下180萬元

如果只是10萬元,損失剩下6萬元,也許還能接受
但100萬元或是300萬元的風險損失,我們可能會失眠、心理情緒無法接受等負面問題出現

明顯的我們知道,風險高的狀況下,投入資金越多,這樣的風險自己是否能承受

如果這支基金風險在40%以上呢?
那我們就要思考,高風險的基金是不是變成一種賭博
高風險基金是否能達到你原期望的獲利需求呢?

若不了解基金本身的風險又怎麼評估你的投資風險呢?
無論如何重新評估你的基金風險,比起蒙受損失時的檢討,付出的代價更小。


2012年8月22日 星期三

投資

我們每日面對生活與工作不斷的來臨的挑戰,工作結束後回到家中,是否已經疲倦不堪
對金錢財產的管理,早已有心無力,但我們對此置之不理,能夠忽視多久呢?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若真等到後面再來處裡,那還真是大問題了
大家都知道銀行存款利率低的時候,你的錢一年一年過去被通膨吃掉
(十年前的100萬元 不等於十年後的100萬元)

正是這樣大家就會需要投資,用錢滾錢的方式來獲得高於通膨的獲利,賺點錢 ^ ^

何謂投資,或是什麼是投資呢?

投資行為是一種經過徹底分析以獲致高度安全與豐厚報酬的舉動
無法符合這些標準的作法都應報以懷疑態度。                                    ---------班傑明 葛拉漢

當我閱讀到這的當下,我深深的被吸引,而這句話隨後成為我私人財經筆記的前言。

投資不是要你把所以財產都放下去,這樣是賭博
投資代表我們要區分財產,例如:儲蓄與投資,使用部分金額來做投資

一般理專會用問卷調查來了解你的投資方向
所以你需要了解你自己的個性與投資類型

有的人是當股市開始加溫,逐漸上升,越升他就不斷加買,這是一種方式 順勢投資
有的人是當股市低迷,無人進場,他就進場買入,越跌越買,這是反向投資 (巴菲特先生就是這種類型)
有的人偏好貴金屬,例如: 黃金、銀、銅等
有的人是股市短期投資,買了持股可能2-3天就會賣出,賺了就跑,賠了就斷。

這只是簡單了解不同類型的投資方式,你需要了解自己喜歡或是適合那一種方式
依賴問卷不是個好的選擇,金融市場很大,金融商品玲瑯滿目,看的頭暈目眩

正是因為這樣你才需要做初步的了解,而不是傻傻的跟著別人買進賣出

反過來思考一下
你只有區分存款與投資兩項,你用來投資的錢,是你的錢,辛苦工作存的錢
不是某老師或理專的錢,投資錢賠光光了,老師與理專不會賠你喔

面對投資你會更加謹慎
你有選擇權 你有底限,你建立原則,現在你也擁有謹慎
現在的擁有了正確投資的觀念與謹慎的態度,你的心面對投資更進了一步
這個金融市場很大,是的! 但不會比心大

台灣的定位

還記得以前課本寫著過去1970-1990 經濟飛速成長的亞洲四小龍
分別是韓國、新加坡、香港、台灣

台灣迎來經濟高速成長的時期,台灣錢淹腳目
中小企業成長飛速,小公司到處林立,只要肯作,工作不怕找不到

今年台灣話題不斷,報導指出台灣人才外流,人口嚴重負成長,競爭力下降等問題
台灣成為國際版面的負面題材,這是以前沒有的待遇

我們舉個例子
從基金市場的劃分來看,基金主要追蹤某一項指數,國家、地區、產業等等
簡單來說
已開發國家 : 日本、新加坡、香港         --->亞洲市場基金
開發中國家:台灣、韓國、中國、印度   --->新興市場基金

台灣與日本、新加坡、香港,不再同一個等級
原來我們買進新興市場基金,有包含台灣、韓國、中國、印度等
(至於基金本身持有各國比率,請閱讀各基金公開說明書)

去年韓國與台灣都未可以進入亞洲市場機會
但明年2013韓國很有機會,進入亞洲市場的行列,如成功了
也代表你的新興市場基金,將會做調整不再持有韓國投資比率
而是由亞洲市場基金買入持有

而過去的四小龍,將只剩台灣還在新興市場的隊伍中。

韓國從2005年4千萬,至今2012年已突破5千萬人口大關了
台灣至今還是2千3百萬人

人口快速增加也代表,經濟成長快速
工作穩定,收入穩定=家庭開銷不是問題
中產階級才敢生小孩,才會消費置產,維持經濟穩定成長,這是一個正向的循環

只看台灣歷年報考大學人數,逐年快速下滑
人口出生率零成長,不就是負成長

今日大學畢業找工作,可能幾個月都沒上工

比較並不是好事,但有時比較可以讓人清醒,接受或是逃避事實

這不是打擊自己,而是我們要反省或是為了下一代思考
我們的法令、政策、方向是否不夠完整,沒有延續
我們是不是專注於眼前,而忽視了對台灣未來的方針
我們只在乎眼前利益,而沒有傾聽孩子的聲音
我們也不希望將來我們的孩子要到其他國家工作,甚至當台傭。

當我們面對重大政策時,不妨想想這個政策對下一代有沒有影響,誰是獲利者
對社會大眾有沒有幫助。

天下父母心,父母都希望兒孫有一個安全、舒適、快樂的環境
我相信這就是我們的 心方向

2012年8月20日 星期一

希臘之心

希臘 位於歐洲地中海 巴爾幹半島南端的國家,希臘神話、斯巴達戰士聞名於世界
近年來因為財政危機,造成歐債危機,眾人皆知。

精采程度幾乎等於一齣戲劇般的 "歐債人生"
新聞節目上多討論希臘人民 懶惰、逃稅、不想工作,福利健全等造成財政風波問題

希臘-世界銀行2011評定總人口為1千1百萬人的國家
歐盟政策為尊節,希臘不斷簡約刪減各項政府預算
警察、消防員、政府員工減薪,勞工退休金減少42%
各項外資投資減少,路上商店大減
父母養不起小孩,將小朋友送到孤兒院,父母流落街頭
自殺案件增加
這樣的痛,這個國家似乎太多了...

希臘人民的痛,在於政府與人民政策相左
現在的希臘人民沒有未來,經濟的失落與工作收入的大減,家庭不再完整
對希臘而言它需要改變,從變動中成長或是失落
這個痛苦將持續直到改變符合需求
希臘人民的心,從 有沒有工作、家庭生計、政府政策、歐盟政策,隨之忐恪不安
人民需要從動亂中,尋找一絲曙光
富豪可以置產到其他鄰國,但一般人呢?
興 百姓苦,亡 百姓苦

當我們茶餘飯後討論希臘人民的懶惰、逃稅,賣祖產等問題
我們也要反思,是不是 五十步笑百步的成語實例

大家都會懶惰,都會有不想工作的情緒,不能因為這樣就嘲笑或是看輕 希臘人民
當人落難時,雪中送炭人少,避之唯恐不及...

我們回到基本面,希臘只是經濟危機,就造成國家人民的無盡傷痛
還不算歐元區被一起拖入問題,這個國家人民就過的 黑白&慘淡人生

我們需要思考如果這樣的狀況發生在台灣,我們是否承受的起這樣的痛
我想光是退休金減少42%大概就鬧反天了

台灣的健保,就是個黑洞,各地方政府財政困難,有的連路燈壞都無法馬上處理
未來不會發生財政風暴嗎!? 這是一個已經埋好的地雷,未來有一天肯定會爆
大家如果都想不要爆在我的任內,這樣的駝鳥心態,無論是政府或經濟是無法前進的

記住我們擁有選票,我們要記住無法落實政策的政客、無法帶給我們孩子未來的政客
我們要用選票來選擇我們與孩子的未來。

2012年8月19日 星期日

證所稅風雲

2012年證所稅這個議題不斷被拿出來討論,上至朝野黨派、股市卷商下至小老百姓
對此法爭議不斷,對投資股市的投資人而言,心裡七上八下的,最終是定案了。

我認識的朋友中,有短期近出市場的投資人,對此OX怨念很深 很深...
條文的細節我就不在詳述,網路上多的是

其中條例
指數8500以上,小於9500  所得比率0.1%
指數9500以上,小於10500  所得比率0.2%
指數10500以上,所得比率0.2%

這是世界上第一個使用指數作課稅的法案
台灣第一個嚐鮮,這樣的徵稅方式,是不是真能夠達到課稅目地

我們來看看範例: 日本,國人最愛旅遊地區,也是世界經濟強國之一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這是上網去找日經225指數 1990-2011,21年來的歷史記錄
2000-2011 十一年間指數由2萬點跌落至1萬以下

電視名嘴討論 日本失落十年,這可不只失落十年 ><
我們會說 應該不會這麼糟糕,當然這只是個例子,供我們參考。

未來不可預料,這個例子只是讓我們知道面對股市再多的猜測平添心中的不安
還不如與巴菲特大師一樣,專心享受生活

我們可以期待未來,證所稅是否是政客敘述如此 公平正義
未來3-5年後,是成為明智的徵稅法案,還是成為世界新聞的新笑點
未來我們一起見證奇蹟

2012年8月18日 星期六

消費

當人們有了收入,就會產生消費,主要有 食、衣、住、行、娛樂這幾個項目,構成了我們生活的要素,畢竟你存了錢,不可能不消費,無論是生活開銷,行動電話費、水電費,這都是基本消費。

我們要生活勢必會有消費支出部份,簡單作區分為消費支出與儲蓄兩類

支出項目例如:購車貸款、伙食費電話、水電費、一般購物、日常用品,都為支出項目。

儲蓄部份將是我們努力的目標,減少支出來進行儲蓄動作,不論儲蓄目標是什麼例如:就學基金、未來想買房小孩成長基金,因為目標所以前進。

做一個簡單分類,利用圖表說明






















簡易的圖表,不管各項目的比例,可以了解日常生活,家庭開支,項目相當多種
項目是可以增加的,比例是可以調整的,實際項目可能更多。
如何管理這樣開銷的項目,真的需要毅力,多數專家建議記帳,了解平日開銷的好方法。

怎麼了!?看到了這些項目,開始頭暈了嗎!?
這只是讓一名平時不管帳的丈夫,剛剛開始了解自己的夫人,平日管理家庭帳戶的辛苦

當經濟不好的當下,消費者在購物前必會先思考,針對實用性去購買
就像洗髮精快用完了,聰明的消費者就會先去看各家賣場的特價,有折扣覺得划算就買
這也是一種聰明的消費

我們追求的是舒適、快樂的生活,不要因為過度的簡約造成生理與心理的不愉快
甚至與家人爭吵,這樣就失去了我們生活的目的

對我而言 快樂生活就是一杯茶、一本書,一個舒適與光線良好的位置!
我將獲得一個愉快的下午,至於你覺得怎麼才是一個屬於自己的愉快下午呢?

記住 消費不只是為了生活大小事,也需要快樂的消費
你給小朋友買棒棒糖,那你買什麼給自己呢!?
對一位父親而言也許擁有一個快樂和諧的家庭,就是你生活最好的消費了
你認為呢!?

2012年8月16日 星期四

儲蓄

我們從小就被教導儲蓄是很重要的觀念,但有多重要?怎麼體會到儲蓄的重要性?
把卡刷爆的時候?身上沒錢的時候?月底前就花光的時候?
要買喜愛的物品發覺口袋不夠深的時候?
沉痛的體驗讓我們知道到要花錢就需要先有一定的存款。

台灣的國民所得是45000元,實際有達標準的人,那恭喜你了!
沒達到!我們加油吧!! 所以有收入,就有開銷,舉個實際案例

大明想要買間房子,他預計需要頭期款120萬元,他想要在三年到達這個目標
他每個月需要存多少錢呢? 120萬/36個月=33333元

但每個月薪水只有3.5萬,這樣的目標又怎麼達到呢?
不吃不喝!? 這可不是一個優秀的人作出的選擇喔

以現實狀態來計算,一個月儲蓄1萬、2萬、2.5萬,分別計算以五年為期限。

















以圖來說明
每月儲蓄1萬元,五年後=60萬元
每月儲蓄2萬元,五年後=120萬元
每月儲蓄2.5萬元,五年後=150萬元

儲存1萬、2萬、2.5萬結果明顯不同,我們要達到120萬元頭期款,就需要更多的
儲蓄來幫助我們達到目標。

也許我們就需要減少一些聚餐、應酬等等,這樣會不會朋友之間的距離更遠了,我們面對任何事有時不是無償,而是需要一些代價,朋友之間不是只有聚餐可以增加連絡,也可以花些心思來維護...

當你有目標要去達到、去努力,是一件幸福的事,因為你需要付出心力,付出很多很多...
而這些過程都會成為建築的基石,迎接你已準備好的未來。

...你準備好了嗎!?

前言

自我介紹,我是一位工程師,追求正確的工程數值與科學的驗證,並非一般傳統金融會計出生,對金融書記的方式也是選擇自己喜歡的類型來閱讀。

我喜歡閱讀,這是從國中以來養成的習慣,國中的時候跟同學一起看小說,比誰看的快
現在泡杯茶坐下來慢慢閱讀,看的慢多思考,改變自己性子急的個性。

近幾年來我瀏覽不少金融類的書籍,因此想要藉由這個部落格方式,將心得記錄起來。
不打算寫一些艱深難懂的用詞,只想用一般白話的方式,記錄自己的生活心得與一些金融財經筆記,分享給一些好朋友。


PS: 這是我第一次經營管理自己的部落格,剛研究了一下,發現好多功能,看來真是要慢慢習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