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9日 星期一

我的投資歷程與指數化投資(1)




本身是理工出身,對投資理財有些概念
經過2008年的開始投資,全球正陷入金融危機
投入時間點對了!但標的錯誤,因為是投資型的保單
進退兩難,錢也拿不出來。

投資型保單持有的標的,當年粉不錯,如今看了傷心
無論轉換標的、主動選股的收費,成本高到當我看到報表簡直吐血 orz

也奉勸各位,保險與投資一定要分開
保險就是買保障,錢花了不要想會回來,當作買份保障&公益
投資就是要理性、要報酬,若是沒有利潤那不如去定存

當初想說捧著錢請基金經理人管理就行了,這誤會粉深!
自己研究之後,發現主動選股的基金報酬差到一個不行
EX:實例-勞退基金10年報酬率低於1.5%,就可知道問題多大了
這些所謂的明星級經理人幾乎是上下其手的中飽私囊
法規&守則都是過往雲煙,人早去加勒比海逍遙了 

原本不打算寫出來的,當初痛的粉深,事過境遷後也坦然面對了
也希望我的朋友們不要重蹈覆轍!

曾經有一筆錢在我眼前,但我沒有正確的投資觀念,
等到投入投資型保單,才後悔莫及,如果時間可以重來,
我會重新配置在指數型基金,如果非要在這筆錢加上一個條件,
會是Never agin。


最初藉由兩本書入門
比爾 蘇西斯的不看盤,我才賺到大錢與 綠角先生的股海聖經
開啟了自我指數化投資的道路
路途中有相當多的老師,約翰 伯格、威廉 伯恩斯坦、巴菲特的書籍
我很感謝綠角先生不只是學習的老師,
也因為他讓我看到指數化在台灣也是有相同道路的夥伴


我逐漸建立正確的財務、稅務觀念,自我的道路

如今我是價值型指數化投資人


2013年7月23日 星期二

GDP的迷思

台灣的基金產業發展快速,一躍而上
為什麼? 3千、5千元就可以買基金,比起績優股票算是相當便宜了
但有沒有想過其中的由來

當人民一個月能支配的錢,越來越少,想當然只能買"基金"
但是薪資的倒退,無論是回到14年、15年、16年還是更久
賺錢的速度跟不上通膨、物價上漲的速度,可能連車尾燈都看不見

當今年GDP到達3%,又怎麼樣呢
人民的消費水平不斷下降

追求"省錢消費"、高C/P值的盛行,不也表述著整個社會的消費型態嗎?
金字塔高端的消費永遠都在

可是重點在於替國家繳稅的一般人民
若是一般人民在少子化的社會中,要替國家增加賦稅
要像以前擁有一樣多的人口紅利來支撐目前國家稅賦,只有作夢!
那就會不斷增稅,增加各種稅賦名目,到處增稅

GDP到達3%,對已漲的物價廠商會回饋嗎?
增加的GDP,對台灣目前的現狀會改善嗎?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

台灣的現狀、社會的狀態、個人的現狀,有些確實改變粉難
但了解現在發生的問題,改變or改善現狀不也是自己的期望嗎?

減少抱怨與憤怒,因為你知道這些都是情緒
只有用冷靜的態度來面對,才有改變的機會

當你知道後! GDP的迷思不再

當你不再迷惘,那麼請朝著自己的道路前進吧